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假装四川人说话指南》

2017-05-04 凯娃子 上流UpFlow

来自一个四川上流人士的胡说八道。


 

洛可可

他们向上奋斗

他们向上漂流


段时间,你被一首叫「全世界都在说东北话」的歌洗脑了。你在「网易云音乐」刷到这样一句评论:说好东北话,走遍辽宁吉林黑龙江都不怕。

 

作为一个四川人,你实在看不下去了,立刻在下面跟评:说好四川话,走遍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大部、湖北大部、藏区大部、湖南西部、广西北部、陕西南部都不怕。

 

小时候,你以为会了四川话,就能走遍全中国,因为坊间流传着一个「传说」:1913年,四川话仅靠一票的微弱劣势,败给了普通话,未能成为中国官方用语。

 

后来,岁月像尔康的表情包一样,朝你「嗤之以鼻孔」,你被打脸了。


当你遇到广州朋友时,他们说「粤语当年也是差一票败给了普通话」。当你遇到学计算机的朋友时,他们说「C++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」。当钓鱼岛冲突爆发时,他们说「日语只差一颗原子弹就成为普通话了」。

 

你的「四川话称霸全国」之梦就此瓦解。不过幸运的是,每当外地朋友知道你是四川人后,总会很兴奋地恳求你「快用四川话教我们几句骂人的话」。


你没有拒接他们,起码,在他们眼里,吵架时四川话能一招制敌。于是,你开始一本正经地教他们用四川话胡说八道。

1

历史:方言的搬运工

假装四川人说话的第一步,务必要假装了解四川方言的发展历史。你告诉他们,「我们四川人从不生产四川话,我们只做方言的搬运工」。

 

四川方言最早可追溯到宋朝。据记载,在宋朝及其以前,四川话和流行于关中以西的西北音一起统称“西音”、“西语”(包括如今的陕西甘肃等地)。你让大家充分想象,当时的四川人满嘴的西北泡馍味儿。

 

1233年的四川,就像2017年的「北上广」。经济繁荣,人口剧增,南宋嘉定十六年,四川人口数曾一度达到约 600 万人。


而到了宋末元初,四川人口锐减到60万,土著只有30-40万人。当时四川人口90%的损失,归因于元蒙军队攻打四川,历时半世纪,元军才彻底拿下四川。饱受战火蹂躏的四川,人口损失严重,掺杂着西北泡馍味儿的方言自然也消失殆尽。

 

元蒙南宋之战,为此后的移民填入四川留下了巨大的空间。你拍拍胸脯,骄傲地说:自此,四川方言大改造和湖广移民联系到一起。

 

明玉珍是元末红巾军将领,可以算是当代四川话的「鼻祖」了。明玉珍湖北随州人,其士卒及家属多湖人,随军入蜀,建立大夏朝。明玉珍自称“区区二十万人马”,合家属计,应不少于 40 万人,夏亡降明,都留在了四川40 万人虽不算多,却是与元末四川土著人口相当的数字。

 

你很清楚,这是湖广移民四川之始,也是当代四川话形成的第一步。

 

到了明初,官府认为四川作为天府之国,绝不能轻易狗带。于是组织了大规模移民,把当时湖广省(现今的湖北省和湖南省)的百姓调往四川,前后持续了22年。这一时期移民的落籍地,主要是在川东、川中地区。在短时间内大量移居重庆和四川的东中部地区,填补了宋元以后四川人口的空虚。

 

清朝前期,地方官府不断强化移民政策,迁入地更为广泛,广东、江西、福建等省纷纷加入移民大军,但湖北仍然是四川移民主要来源地,特别是在重庆和川中、东部地区。

 

至此,四川形成了以湖北方言和湖南的湘方言为主的“湖广话”方言社会。湖广话逐渐成为现今四川话的雏形。而“湖广话”就代指以成都重庆两地的方言为代表的通行于成渝地区方言。

 

「历史告诉我们,四川话才是湖北话和湖南话的爸爸」。你笑着告诉朋友们,满脸戏谑。

2

语气:自带喜感的BGM

你告诉朋友们,假装四川人说话的第二步是学习四川人的喜感。「我国最幽默的两类方言,一个是东北话,另一个就是四川话」,你装作很懂的样子。


但常常有朋友问你为什么四川人说话自带喜感。你说因为四川人都如你这般,天生一股幽默诙谐劲儿。然而他们说网上答案是:因为「瓜娃子」很多。


你很巧妙地回应了他们的嘲笑:没错,四川方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其社会称谓和语气词的多样性,比如「瓜娃子」这个称谓。


四川人天生豪放派,说话语气词用得多,称谓也是五花八门,就像唱歌一样,尤其是成都,摆起龙门阵就根本停不下来。

 

为了证明你的学识,你从知网上随便down了篇论文,向朋友们「复制粘贴」所谓「四川方言中的语法学」。你觉得「哈」字最能代表四川人火辣的语气。

  

“哈”用于陈述句:

是在向听话者传达一种信息,进而希望听话者给予肯定的答复,表示对这一消息已经收到。

举例:

(1)我今晚要学习到十二点哈。

(2)中午吃饺子哈,不想弄菜了。

(3)放心,我不会骗你的哈。


  

“哈”用于疑问句:

往往不是单纯提问而是以揣测语气陈述,要求对方认可证实

(1)吃饭了哈?

(2)你们导师明年能从美国回来哈?

(3)西单年末大酬宾,全场打五折哈?


  

“哈”用于祈使句:

此时它表示建议,常含有征询反映的意味,它起着减轻语气强度的作用,表达更加委婉。

(1)大家静一静哈!

(2)人丑晚上就别出来吓人了哈!

(3)你不能这样跟爸爸话哈!

 

你告诉他们,四川方言中的称谓更是五花八门。

爸妈不叫爸妈,叫妈老汉儿。

老婆不叫老婆,叫婆娘。

傻子不叫傻子,叫哈儿。

土鳖不叫土鳖,叫乡巴佬。

商户不叫商户,叫摆摊摊的。

 

你说四川方言中的称谓就像无底洞,于是随便附上了一张图。

3

词汇:动词打次

你告诉朋友们,假装四川人说话最后一步就是熟背重点词汇和语法。


你说,所谓语法重点就是熟记「平翘舌不分」、「前后鼻音不分」、「n l不分」、「f h不分」。


你把「四川人就是牛逼」按照以上的语法规则转换成「四窜人就肆流逼」读出来,就离「假装四川人说话」成功了一半。

 

除此之外,你打着「你离四川人就差这几个重点词汇」的幌子,拿出自己总结的重点词汇,以飨这些四川话迷们。

动词示意图 

 

动词示意图


动作示意图



你以为看完此文就能假装四川人说话了,大误,这只是一个四川上流人士的胡说八道罢了。

方言测试:


一.选择题:

1.“鼓到”的意思是什么:

A. 鼓来了   B. 某物体涨   C. 强迫

2.剪脑壳”的意思是什么:

A. 理发    B. 砍头        C.整蛊别人

3.“千翻"的意思是什么:

A. 整理东西   B. 调皮捣蛋   C.松土

 

二.把将下面语句用普通话表达出来。


你一天到黑穿的周吴郑王的,邀不到锣的很哦,好久带斗我都超一哈,洋盘洋盘撒

 

三.情境理解题,并说出对话中的笑点。


本对话是央视记者采访了刚刚经历水淹公交事故的四川市民。
记者:“您当时身边有什么工具吗?”
市民:“有个铲铲!!”
记者:“那您问什么不试着用它打破车窗呢?”
市民:“晕,劳资不想开腔了”

记者:这位同志请你冷静一下,我国随意携带枪支是违法的。






文章为《上流》原创,尊重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,欢迎转发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